(原标题:“泛奥运经济”的新基建:光峰科技携Quasar亮相全运会)
$光峰科技(SH688007)$
来源:互联网江湖 作者:刘致呈
近日,四年一届的全运会完美闭幕。
在当前消费相对低迷的背景下,热闹的全运会给整个大环境添加了不少色彩。
自然的,作为全国性的最高规格、最大规模的赛事,由此带来的“奥运效应”对当地经济的拉动,自然也备受关注。
相关数据表明,本次全运会是最“吸金”的一届全运会。
据统计,截至11月16日,本届全运会市场开发收入18.4亿元,同时拉动当地的旅游人次和消费金额分别增长15.33%和24.48%。
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,现在相比购买商品,大家似乎更愿意在这种一次性的精神消费上花钱了。
那在未来,这种“泛奥运经济”带来的峰聚效应,有没有可能成为常态呢?
//三大核心支撑,驱动“泛奥运经济”常态化
其实细想之下,我们的国情,将这种“泛奥运经济”变为常态的条件是非常充分的,我们可以从基建、供给、经济效益三方面来看。
一、基建降成本、推收益
首先我们的基建在当代无出其右,在前面几十年的发展当中,我国的基建大到道路桥梁,小到路边的健身器材都已经非常完整。
大型场馆自然也不例外,在举办过几次世界性的赛事之后,愈发完善。
有数据统计,截至2024年,中国大型场馆总面积近1200万平方米,稳居全球第二,仅次于美国;全球展馆总面积突破5000万平方米,中国占比达24%,且年均复合增长率维持在6.8% ,增速远超全球平均水平
场馆完善的好处,就在于我们不像法国、日本这样的老牌发达国家,基础设施不完善,导致办一场活动还得重新修缮场馆,沉没成本过高。
另外我们的道路建设给了消费者更大的出行半径,以至于特种兵式的出游更方便了。
就拿演唱会这个事来说,过去大学生追一个喜欢的明星,看一场明星的球赛,可能需要提前一天一夜的奔波,现在半天时间,高铁、飞机就能跨越大半个中国。
所以,便利的交通让单场活动覆盖的人群更多了,加上现成的场馆,单位时间内带来的经济效应自然也就更高。
这里我们可以看一个更大的样本,比如去年泰勒斯威夫特在新加坡的演唱会,覆盖了几乎整个东南亚,为当地带来了近30亿人民币的收益。
低成本高收益的特征,自然而然的也就导致供给旺盛。
二、低成本导致供给旺盛
在主观的需求上,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,国家跟个体一样,也需要推销自己,咱们日渐强盛的国力,更需要摆在世界面前。
比如之前的世博会,奥运会,篮球世界杯等等,都让整个世界从信息茧房里面出来重新看中国。
所以,未来在不同的时间节点,我国有可能会承办越来越多的国际性的大型赛事和庆典活动。
比如以后国门越来越开放,像泰勒斯威夫特这样世界级的明星会再度来到中国;或者某一天中国打进世界杯了……
另外,对国内的企业来说,逢年过节其实都是很好的消费节点,现在消费疲软,需要更多的大型庆典营销。
就拿中秋节来说,一些头部酒企就非常愿意投入到中秋的大型晚会上,这些晚会的规格也越来越高。
对地方来说,基建不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,各地文旅现在都在大力发展沉浸式的大型文旅产业,比如河南本土的万岁山武侠城,上海的迪士尼乐园等等,都是吸引游客的核心产业。
而且,大型活动,确实能带来很强的经济效益。
三、峰聚效应经济效益显著
经济效益,除了漂亮的账面数据,还有和当地经济更深度的协同。
首先是大量涌入的游客,会给当地创造非常多的临时就业岗位;其次是提高当地的基础设施经营效率,比如地铁、医院之类公共资源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。
最后则是大型庆典会形成集中的消费热潮,比如前些年冰墩墩的爆火,还有对当地餐饮的推动。
综合来看,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,无论是客观还是主观,“泛奥运经济”都有兴起的必要条件。
这不由得让人想象,这里面的投资机会在哪?
根据第一性原理,机会往往在刚需的产品上,那除场馆外的另一项刚需基建“灯光”或许值得关注。
//“技术宅”光峰科技
大型活动,意味着场地的面积非常大,而且很多时候都是开放式的露天场景,所以现场氛围的营造就需要灯光助力。
同时,这类场景往往面临环境复杂、光污染强的特点,对探照灯的亮度、稳定性、可靠性都有非常高的要求,技术壁垒也远比想象中的要高。
而能应对这类高要求的专业领域,被称为“工程照明”。
在刚需和高技术壁垒的背景下,科创板的首批上市企业光峰科技,就一直深耕于这一板块,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。
本次全运会闭幕式,主舞台的核心灯光设备,就由这家企业来承担。
有意思的是,闭幕式在深圳前海欢乐剧场举行,这是全运会历史上第一次把闭幕式搬到了海滨实景舞台。
同时,因为要将陆域看台、水域舞台与城市背景融为一体,呈现出恢弘的场面,就必须交由灯光效果来完成。
这就意味着,在多个场景叠加的复杂环境下,想要呈现出完美的舞台效果,难度是呈几何级上升的。
而本次闭幕会的核心灯光,采用的是光峰科技全新研发的Quasar(星穹)全彩激光探照灯。
在工程照明领域,光峰科技的产品一向非常能打,本次也不例外。据悉,本次光峰科技带来的产品,可以说是目前行业中,已知的亮度最高的光束灯。
除此之外,Quasar(星穹)作为首发产品能承担这么重要的任务,还有三大核心看点。
首先因为跨越多个场景,因为场景的平面距离很长,受到城市环境灯光的干扰,现场对显示亮度和可视距离的要求极高。
Quasar(星穹)在显示亮度方面,搭载850W全彩激光光源,100米距离照度达60000lux。
在可视距离上,行业主流探照灯的范围普遍局限于2至5公里,而QUASAR(星穹)全彩激光探照灯实现突破性升级,可视距离可达10公里。
要是对这两个数据没有概念的话,可以这么理解,比如晚上我在农村家里上厕所,在10公里外的县城楼上一开这个灯,就能看清楚路了。
这样的距离感,一方面让投射能够保持最优的亮度,另一方面则降低了整个场景的布置难度,能让场景的立体性更强。
其次因为要面对复杂天气,和连续高强度的使用,对探照灯的稳定性要求同样不低。
作为主打户外场景的专业设备,QUASAR(星穹)达到了IP66级防护标准,就像全地形的专业越野车一样,沙地、雨天、大雪,不管什么场景,什么温度(工作温度覆盖-40℃至40℃),都能平稳运行。
在使用时长方面,QUASAR(星穹)经过1200小时盐雾耐腐蚀测试,标准甚至高于部分汽车关键零部件,所以它的生命周期,超过五年时间,大幅降低了后期的运维成本。
最后,激光探照灯的色彩丰富程度和呈现效果,依然是整个产品的底色。
在色彩表现上,QUASAR(星穹)内置50组LEE颜色,搭配16bit高精度全彩混色引擎,覆盖98% BT2020广色域,可产生1677万种颜色,色彩过渡顺滑细腻。
就像手机都有的打电话这个功能,华为把全天候,没有场景限制卫星电话装到了手机上,提供了像探险这样的使用场景。
QUASAR(星穹)可以说是色彩这方面的华为,无论是庆典主题色的精准落地,还是文旅项目的沉浸式光影创作,均能匹配专业级色彩要求,给产品提供了全场景落地的技术支持。
综合来看,光峰科技作为深耕这一领域的科技公司,在市场需求扩大的大背景下,有技术先发优势的光峰科技,或许会通过爆款产品来抢占更多市场。
最后,在我国国际地位日趋提升,经济进入新周期的背景中,越来越多的国产科技产品,随着一次次的国际性活动进入国际视野。
就像海尔、美的、海信们一样,或许将来,会有更多高附加值的科技产品,书写新的篇章。
免责声明: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,展开评论,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、及时性。另:股市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正规配资平台,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。
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APP_一站式开户_元鼎证券官网提示:本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