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真的,2-0,兵不血刃,郑思维/黄雅琼就这么轻轻松松地迈进了全运会八强。
这场景,熟悉得就像每天的日出,毫无悬念。
但今天,我不想聊这场球是怎么赢的,因为你我都知道,这压根儿不是重点。
重点是,这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,在专业的赛场上,看到这对羽毛球混双历史上最伟大的组合——“雅思”,并肩作战了。
这事儿就有意思了。
翻开“雅思组合”的荣誉簿,那叫一个金光闪闪,奥运冠军、三届世锦赛冠军、亚运会、亚锦赛……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顶级大赛桂冠,都被他们俩收入囊中,成就了羽坛无可争议的超级大满贯。
他们就像是羽毛球场上的“六边形战士”,强大到让对手绝望。
可偏偏,就是这个全运会,成了他们荣誉簿上那个刺眼的、空白的一角。
两次征战,两次与金牌擦肩而过,这就像一个武林高手练成了所有绝世武功,却总在家门口的台阶上摔跤,你说气不气人?
这届全运会,对黄雅琼来说,已经是第五次了。
我总觉得,时间这东西,在运动员身上显得格外残酷。
黄雅琼自己回忆起2009年第一次打全运会,那会儿她还是个跟着大人见世面的小屁孩,甚至还报了女单,居然还赢了一场。
她现在都还记得那场球是怎么赢的,第二天又是怎么输的。
那种青涩的记忆,像老照片一样,泛黄却清晰。
一晃十五年,当年的小丫头,如今已经是在考虑“告别”的功勋老将。
今年年初,黄雅琼宣布退出国家队,结束了12年的国手生涯。
这个决定,当时在羽毛球圈里可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。
很多人不理解,明明还处在巅峰,为什么就这么放手了?
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,一切都得自己亲手去拼,也得自己亲手去放下。
打完奥运会后,黄雅琼说她会不自觉地在网上刷到自己以前的比赛视频,然后就停下来,静静地看完。
“好怀念那个时候状态这么好”,这话从一个冠军嘴里说出来,你品,你细品,那里面有多少眷恋和不舍。
你能想象吗?
现在场上那个思路清晰、杀伐果断的黄雅琼,小时候是个跟谁说话都会脸红的主儿。
她喜欢看别人打球,能站在路边看到天黑,但让她自己上场,那是万万不敢的。
是羽毛球,给了她一束“阳光”,让她敢于去挑战,敢于把自己扔进那个充满竞争和呐喊的世界。
从8岁到31岁,整整23年,她的人生几乎就等于羽毛球。
这种感觉,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万一。
所以,这次全运会,对她而言,已经超越了胜负。
这更像是一场漫长的告别仪式,是她和那个叫“专业运动员”的身份,做最后的拥抱。
每一拍,每一次跑动,每一次和郑思维的眼神交流,都可能成为绝响。
说到郑思维,这对搭档的关系也很有嚼头。
他们不是那种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,而是半路出家,2017年才正式组队。
没想到,化学反应如此剧烈,一上来就横扫世界羽坛。
郑思维的后场暴力输出,加上黄雅琼网前的精妙控制,简直是天作之合。
但竞技体育的残酷就在于,再完美的组合,也敌不过时间和伤病。
他们的告别,或许也预示着一个时代的落幕。
下一轮,他们要对上欧烜屹/黄东萍。
这可不是什么软柿子,黄东萍也是奥运冠军,欧烜屹同样是国手级别的猛将。
这简直就是把决赛级别的对抗,提前搬到了四分之一决赛。
刺激吗?
太刺激了。
这最后一舞,每一步都踩在钢丝上。
我们作为看客,其实挺矛盾的。
一方面,我们渴望看到他们能圆梦,拿下这枚迟到的全运金牌,给这段传奇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。
但另一方面,我们又害怕看到终点。
因为一旦比赛结束,那个我们追了好几年的“雅思组合”,就真的要成为历史名词了。
告别赛场,对黄雅琼来说,是另一种出发。
她说未来会投身青少年体育推广。
那个曾经不敢上场的小女孩,现在要去鼓励更多的小朋友勇敢地拿起球拍。
这何尝不是一种传承?
带着赛场上那股不服输的劲儿,去服务和保障更多的人。
所以,接下来的比赛,咱们就别去想什么输赢了。
好好珍惜吧,珍惜他们每一次挥拍,每一次得分后的击掌。
我们正在见证的,不仅仅是一场比赛,更是一代羽球传奇的最后篇章。
至于结局是圆满还是遗憾,或许已经不那么重要了。
重要的是,他们来过,战斗过,辉煌过。
这就够了正规配资十大排名。
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APP_一站式开户_元鼎证券官网提示:本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。